14歲孩子經歷著青春期,他們的心理生理都在成長發(fā)育階段,有些叛逆情緒甚至不上學的行為都是正常的。家長要正確對待,對孩子一味地說教是無效的,需要家長和孩子平等的溝通,我們不要把我們當作是孩子的管教者,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互相監(jiān)督學習,互相改善錯誤。
14歲的孩子叛逆不上學怎么辦?
1、父母學會平等地與孩子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旺盛,充滿活力,非常希望能夠得到家長對他們的認可。所以,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父母需要用平等的語氣與孩子溝通交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孩子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的時候給予孩子認同和肯定。因此,父母在面對青春孩子的時候,無需過分的焦慮,放下自己的權威,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就能和孩子建立很好的親子關系。
2、父母一定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父母需要懂得放手,和孩子成為朋友,這樣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fā)生嚴重的沖突。當孩子叛逆不上學時,先靜下心來,父母從自身找找原因。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就等于父母在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
3、父母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
孩子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想不上學就不去上。所以父母在生活上需要讓孩子獨立,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果父母事事代勞,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只有孩子學會了承擔責任,孩子才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擔負起學習的責任。
4、父母幫助孩子學習
家長不要只在意孩子學習成績,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只要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確實努力學習,就要給予適當的獎勵,使其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輕松的事情。無論孩子考試成績怎樣,只要努力了就不要再深究,但家長要積極的要幫助孩子分析存在的問題,找做錯題的原因,提供一些解決的辦法,讓孩子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能極大的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孩子的厭學心理。
14歲的孩子叛逆不上學的原因:
1、家長給孩子過大的壓力
對于來自家長過高的期望,孩子的成績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成績不理想,孩子會非常擔心父母責罵自己,但是,更多的是孩子的自我譴責,會覺得自己沒有考好對不起爸媽。這樣的自責情緒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緩解,就會產生惡性的循環(huán),成績也難有起色。
2、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
比如,在家里,總是因為孩子學習不主動、手機使用過長、經常玩游戲等問題上演親子大戰(zhàn)。在小學階段,孩子尚且還會聽父母的話,但是到了中學階段,孩子對于父母的反抗、叛逆心理會更加嚴重,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容易有厭學情緒或行為。
3、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
每次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總是在一旁監(jiān)督,有一點問題,家長就嚴厲批評甚至懲罰。父母不遵循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拼命“填鴨式”學習,一味搶跑,孩子受不了,開始反抗,不去上學,這樣的逆反,難道不是家長造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