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初三學生叛逆期怎么辦?
1、加強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類的本能需求,不要認為孩子存在叛逆心理,總是跟父母唱反調就沒有跟父母交流的意愿,只是父母沒有把握時機。面對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的孩子請家長無論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情感交流,以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對于不利于孩子成長的觀念、思想要積極引導,建議不要采取說教的方式,應以平等對話的方式進行溝通。
2、學會傾聽,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愛自由的,他們有自己的訴求。作為父母不能剝奪他們獨立思考,自由發展的空間。家長一定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孩子自由生長。教育孩子,使用強硬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家長要學會傾聽,讓孩子多一些自由空間。
3、正確看待逆反心理
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是孩子長大了,開始學著用不同角度批判的看待周圍的事物了,因為思維運用的不熟練才會在前進的道路上磕磕絆絆。叛逆意味著成長,成長意味著進步,成長中的問題只能在成長中來解決,只要家長和教師給予處在叛逆期的孩子足夠多的尊重和認同,再加上必要的耐心,幫助他們走過這一階段,絕大多數的學生最終會選擇回歸,重新建立起融洽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
4、不干涉孩子的隱私
家長偷聽孩子打電話、偷看孩子日記,或者是上網看孩子的留言等,美其名曰是為了解孩子的行為,但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事實上,這是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度的首要殺手。15歲初三孩子自尊心強,注重隱私,有智慧的家長可以和孩子協商后簽一份類似“家庭公約”的協議,寫下什么事情是父母可以知道的,哪些是屬于孩子自己的秘密,并按照這個協議來執行,間接地了解孩子的身心情況。
5、改變對孩子的語氣
家長要把要求命令的口氣改成商量的口氣,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進行交流;讓孩子學會為家里分擔,分責任,讓孩子參與家里的事;要關注孩子的興趣,盡可能的欣賞他,引導他的興趣,為他的善良成功負責表現而驕傲。平等地對待孩子,他才會對家長敞開心扉,這樣問題就好解決了。
6、換位思考,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