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已經到了初三才發現不愛學習,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是因為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想面對,才為自己找的借口。所以,家長不要輕易相信孩子對學習的放棄狀態,該鼓勵的鼓勵,該引導的引導,但千萬不要激起初三孩子的逆反心理。
初三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1、調整心態
一個已經上了初三的孩子,仍舊把玩放在首位,不能做到主動學習,合理分配玩和學習的時間,說明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學習目標。埋怨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或者埋怨孩子都是無濟于事的。這時需要家長放平心態,正視現實,俯下身來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
2、因勢利導,走進孩子的心靈
孩子聰明伶俐,喜歡讀書,這說明孩子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也是親子溝通的最好切入點。孩子讀什么書,家長也拿來讀。了解孩子的興趣后,家長可以因勢利導,多給孩子買一些他喜歡的紙質書籍,漫畫和偵探類的都可以,但是要注意甄選,進而根據孩子喜歡讀書這一優點,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名家名篇、經典名著。
3、制定合理的目標
以書為媒介,打開親子溝通的話題之后,聊天的主題可以逐漸地轉移到人生和學習,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或者某本書的內容,談談人生的意義、學習的意義、生活的目標等話題。十五六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思考人生了,并能懂得其中的道理。與孩子溝通這些的目的在于讓孩子領悟,學習是自己的,生活也要靠自己,需要有自標,人生要有理想、有夢想,并為了實現它而努力。
這之前需要家長和老師進行深入溝通,詳細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以及優點和不足在哪里,而不是一味地盯著考試成績。須知,以上我們作出的努力對幫助孩子取得好的考試成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生活中想要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就需要多表揚和鼓勵,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夸贊,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從而更好的學習。
5、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安慰
如果在考試中沒有取得優異的成績的話,不要一味的指責和埋怨,應該及時的給予安慰,因為孩子自己心里也很難過,從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如果夫妻只是一味的指責的話,就會導致孩子對考試失去信心,開始放棄自己。
初三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心理不成熟、壓力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于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里,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不愛學習。
2、害怕失敗
害怕面對自己考試失利,無法面對壓力使得我們初三的學生厭學,總體來說就是為了逃避考試。有些父母對于孩子的成績過分的專注,有些對于孩子過多的指責,使得孩子對于考試缺乏信心,由此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
3、對學習沒有興趣,缺乏長期的動力
這些學生中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并且對學習感到厭煩,被動學習只是在處理學習任務方面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