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孩子們即將面臨中考,學習壓力會加重,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如果沒有及時的得到引導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問題。想要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家長就要跟孩子耐心地溝通,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初中學習的重要性,并引導孩子積極應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改變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
孩子初三厭學怎么解決?
1、說服孩子改變對待學習的態度
家長要告訴孩子初中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所有孩子都必須完成學業。而且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以基礎知識為主,所有孩子都具備掌握這些知識的能力。
即便孩子考不上高中,也要把這些基礎知識掌握到位,只有這樣才能在升入中職、中專等學校以后更好地學習謀生的技能,實現在社會上立足的目標。
2、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存在什么問題,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大部分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當,所以,家長要引導并督促孩子逐步調整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難題時,家長要引導孩子不要輕易放棄,用學過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仔細分析,哪怕不能求得正確結果,不斷地接近正確答案也是一種進步;當孩子在學習上有一些進步時,家長不僅要對孩子給予充分的肯定,還要與孩子一同分析進步的原因和方法,進而把這種進步繼續保持下去。
4、一定要多些包容和鼓勵
尤其是孩子因為挫折或者負面情緒,引起厭學問題、學習動力下降。,不能夠批評、打擊、否定孩子等處理這件事情,而是要適當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積極鼓勵孩子戰勝挫折、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多些安全感和支持感,才能有更強的動力去戰勝學習上的困難。
5、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
應該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以及求知欲望,可以讓孩子讀一下世界名著、看偉人的生平傳記或者帶孩子出去看博物館暗、動物展覽等,讓孩子有更強的學習興趣并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6、給孩子設定合理的目標
孩子的智力大多在正常范圍內,但智力和能力會參差不齊。作為父母,我們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同時也要接受孩子的缺點。要因人而異制定不同的目標,不要和其他孩子比。
在設定目標時,要根據自己的優缺點,設定適合初中生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他努力就能達到的目標,而不是離現實太高的目標。如果孩子的學習動力已經受損,目標就應該更低,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7、激發動機
學習動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因,學生在各種動機的驅使下產生學習行為。沒有動機或消極動機就不可能產生學習行為。動機的激發可以通過內部動機的開放和外部動機的誘導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加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對知識價值的認識。
孩子初三厭學的原因:
一、悲觀失望
有些學生雖然努力學習,但無論怎樣,他們還是會遇到失敗,失敗一次又一次無情地粉碎他們的進取心,使他們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于是他們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努力。
還有一些學生,他們也努力學習,并取得了他們認為好的成績,但往往不如其他人,很少受到老師的贊揚。由于長期被老師忽視,他們逐漸失去信心。
二、壓力過大
現代中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無論是家長對孩子的期待,還是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都對學生的學習抓得特別緊。學生從社會、學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將來考上一所好學校。
特別是,家長教子心切,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又毫無心理學知識。所以,總是無休止地埋怨、挑剔,讓孩子產生無論多么努力,都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挫折感。這樣,學生的心理就會產生太大的壓力,容易導致學習倦怠。
三、缺乏學習目標和動機
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該怎樣去學,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盲目性。也有一些學生接受了來自家庭或社會的一些錯誤觀念。他們認為讀書是一項艱苦的工作,讀書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