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偷拿家里的錢怎么教育?
1、給孩子樹立偷錢的羞恥感
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未告知他人而私自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都叫偷,即便是家里人的錢也是如此。因為錢是爸爸媽媽的,而不是孩子的。要讓孩子知道,這是偷竊行為,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2、態度要平和,減少孩子撒謊的機會
想要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打罵吼叫,平心靜氣地與孩子溝通,只有孩子感覺到你追究的不是偷錢這件事,而是想要知道他拿錢做了什么,你是想了解整件事,而不是偷錢的行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放下膽怯和心防,有機會給你說實話。
3、找到偷錢原因,對癥下藥
只有孩子告訴你真正的偷錢原因,父母才能對癥下藥。如果是用錢來交朋友,父母就應該教給孩子正確的交友方式,告訴孩子如何與人相處,用錢是買不來友誼的;如果是因為抄作業或者讓同學代寫作業而提供補償,父母就要反思是否孩子在學習上存在困難,是否聽不懂課,教育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參與孩子的寫作業過程,總之,任何一種對癥下藥都比簡單地指責孩子是小偷更有效。
4、信任孩子
“偷竊”這一事件并不意味著孩子的素質差或行為不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的期望,如果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喜歡小偷、行為不端或者經常撒謊的人,孩子很有可能成為父母所描述的那種人。
14歲孩子偷拿家里錢的原因:
1、同學之間發生攀比
孩子們是有虛榮心的,因此會跟同學攀比。有時候可能會被同學言語挑釁而選擇偷錢;有時候則是為了所謂的“禮尚往來”,為了不丟面子,開始花錢越來越多,自己的零花錢不夠,就只能偷錢。
2、通過錢來交朋友
有的孩子不擅長人際交往,不會正常交友,因此會想到用錢交友這個辦法,通過給同學們發錢,或者給小伙伴們買東西的方式“籠絡人心”,維持友情。但因為自尊等問題,孩子可能會對父母羞于啟齒,因此也會通過偷錢行為滿足的交友需求。
3、為抄同學作業而支付報酬
這種行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并不少見。有的孩子不愛寫作業,就會花錢雇同學來替自己寫作業。還有一種情況是自己不會做,但又擔憂父母和老師的責罵,因此就通過抄作業來完成任務,但無論是抄作業,還是雇同學代替寫作業,都需要支付報酬,因此也會導致孩子偷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