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接受很好的家庭教育,那孩子做出和家長對打的行為,也是家長后果自負。所以,家長這個時候,不要抱怨自己的孩子,而是要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改正了,孩子才可能做好。
12歲的兒子和我對打了怎么辦?
1、加強正面教育
小孩子動手打人一定要及時進行說服教育,告訴孩子動手打人的危害,尤其是不應該打自己的父母,如果有問題應該好好的溝通和交流,而不是以武力解決。尤其是如果孩子碰到了一些挫折就有打人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干預及時制止,父母要以最積極的心態幫助孩子改正。
2、言傳身教
平時要注意家長的言傳身教,做好表率,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動手。家長一定要明確為人的原則,在孩子面前說話做事要能有底氣,不給孩子挑出自己錯的地方,也就是不要做出讓孩子瞧不起的事情。
3、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盡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說話,要給他定規矩,講究原則,讓他知道什么不該做,做了有什么樣的結果。管教他不是為他不犯錯誤,而是讓他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4、接納孩子的情緒
就是說不管孩子怎樣暴怒、氣憤還是高興、興奮,家長都應該對此表示關注、尊重和理解。要理解孩子并控制這樣的事情,父母首先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且孩子也只有被我們認可,才會感覺比較快樂,這樣才會有良好的行為。
5、幫助孩子轉換情緒
每當孩子自己心情苦悶的時候,父母應當幫他轉換情緒改變心情。比如,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家長應該指引他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他們不去想這件事情,好比有的孩子因為成績差而悶悶不樂時,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出去玩一下,或者去吃頓大餐,幫孩子擺脫這種情緒。
6、教會孩子控制情緒
父母要懂得掌控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情緒容易改變,難于掌控,家長應該見機行事,去鍛煉他們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你控制情緒的方法,首先做幾個深呼吸,就算是發脾氣,也不能動手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