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部分的孩子對學習很倦怠,不想學習,有的孩子甚至還會產生不想上學的心理,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引導孩子,所以家長需要辯證的看待孩子的想法與行為。
小孩12歲不想上學怎么辦
1、耐心溝通
孩子和家長說自己不想上學了,家長就會變得非常的暴躁,對孩子的態度也會變得非常的惡劣,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的孩子會在這個時候,產生叛逆,你越是態度不好,我越是不想上學。
2、切記打罵
無論孩子發生什么事,都不要暴力解決,雖然有一些孩子確實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但是畢竟少數的。孩子們在長大的之后,有些事情可能會記一輩子,甚至會和自己有隔閡,所以為了不要讓這種情況的發生,一定要從根本上去把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解決。
3、多鼓勵,少打擊
要多鼓勵孩子。許多父母過于看重分數和名次,常常拿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一而再、再而三地數落孩子,你成天在他耳邊說“你學習不好要抓緊”之類的話,說來說去他倒害怕學習了。父母要多鼓勵,少批評數落,才能讓孩子找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4、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對學習成績的提高大有裨益,對抵制厭學的情緒也大有幫助。學習要有始有終。做任何事情,如果不能持之以恒,都不會成功,學習更是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學習好的,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要從小抓起。
5、嚴把時間關
父母要教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遵守學習時間。要幫助孩子形成有規律的作息制度。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生活時間表,將每天起床、運動、吃飯、學習、游戲的時間安排好,并嚴格按時間表去做,就會節省時間,從而克服孩子無規律的拖拉習慣。
6、找孩子成就感
大多厭學的孩子,都是在學習中體驗不到成就感的孩子,如果他有成就感,就會不斷地努力。如果孩子在學習上經常受到老師與家長的批評、指責,很少表揚的話,就會挫傷學習信心。這里家長可以分析一下孩子沒有成就感的原因,是由于學生學習困難還是家長要求太高。如果是學習困難,家長可以多指導孩子的學習,請家教輔導以提高成績,如果是最后一種原因,家長要適當地給孩子“松綁”,降低要求,少打擊孩子,讓他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來。
7、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
家長可以努力尋找孩子的微小進步,對孩子的每一點努力與進步都要給予肯定與表揚。要讓孩子認識到,他通過努力可以學習好,家長對他有信心,有耐心。對孩子成績的提高不要急于求成,讓他把基礎的知識學好,上好課,把基礎打牢。小坡度,就是讓他從小進步中嘗到甜頭。所以,家長不應只是看重孩子學習的結果,關鍵是看到孩子向上的樣子,只要孩子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進步,就應積極地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