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初一是學生成績的分水嶺,因為從小學到初中階段,靠的不僅是學生原本的知識儲備,更多的還是學生自己學習方法,想要提升學習成績,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初一500分是什么水平?
如果是初一的話,可以考到500分,是相當不錯的一個成績。因為剛進入初中,在別人還處在適應階段的時候就能考到500分,是很不錯的,要繼續保持下去使自己的成績能夠再提高一下,最終能在初三時的中考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考上滿意的高中。
初一500分怎么提高成績?
1、適應。
從小學到初中,進入了新的環境,面對新老師,新同學,有很多還是初次離開父母,到一個新的環境獨自生活,學習的科目、內容會更多,難度會更大,學習節奏會變快,競爭更加激烈,剛開始肯定會有很多的不適應,但對于改變不了的,我們唯有適應。很多同學因為不能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和生活導致學習效率下降。當不知道該如何適應時,可以看看身邊那些表現比較好的同學都是怎么做的,先去模仿,再不斷改進和優化。
2、效率。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能用在學習上的更少,但需要學習科目,掌握的內容更多。那么該如何去做呢?提高效率才是唯一出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前要做好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在預習中多去思考,遇到問題或困惑,先記下來,帶著思考和問題去聽課,目的性更強,效率也會更高。學習知識點時不能僅僅停留在似懂非懂,模棱兩可的態度,要學就學懂,否則花了時間也沒有效果,下次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提升,模棱兩可似懂非懂的知識點和題目在考試中絕對屬于高頻錯誤;在做題中,不但要追求量,更重要的是追求質,爭取做到每一道練習都有提升。要逐步養成,讀題,分析題目,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步驟,一旦方法形成了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3、改變。
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明顯的區別,科目更多,難度更大,節奏變快,為了盡快適應這種快節奏,高強度的學習生活,就需要不斷去改變,改變自己之前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尤其要注意思維方式的轉變和提升,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學的很多知識點只要記住就可以了,但到了初中,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不再適用,需要理解和運用,所以在學習時要注意聽講,看看老師是如何去解析和運用的,聽思路,學方法才是聽講和學習的重點。
4、規劃。
工作需要規劃,生活需要規劃,學習上的規劃也不可或缺。小到一天各個時間段的學習安排和規劃,再到科目的學習計劃,甚至可以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給自己的初中學習做一個規劃,找到每一個時間段內的學習重點。有了規劃,按照計劃去完成,才能顯得從容不迫,也可避免遺漏和疏忽。尤其是做階段性總結和思考,特別在每一次考試后,要做好總結和思考,找到知識漏洞和薄弱環節,做好復習鞏固提升的計劃和安排,只有問題不斷被解決,漏洞被彌補,我們在學習上才能表現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