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孩子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但也是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之一。孩子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不想上學,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未來發展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初三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教育好孩子才行。
初三不想學有什么辦法?
1、良好教育方式
初三厭學屬于是一種正常的表現,這個時候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可能會受到學習上面的一些不如意事情出現,不想學習也會受到學習壓力大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需要家長多給予關心以及關愛,能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避免經常打罵孩子,可以幫助癥狀改善。
2、緩解壓力
初三厭學可能是受到學習壓力比較大的因素所造成,需要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勞逸結合,多去戶外呼吸一些新鮮空氣,保持樂觀的心態,通過緩解壓力的方式能幫助厭學的癥狀逐漸改善。
3、讓孩子產生成就感
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他某一方面的興趣,對貪玩孩子的轉變是很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是有特長、有天賦、有潛能的,父母只要留心,總會找到自己孩子的某些天賦和特長,只要加以引導和鼓勵,孩子就會興趣大增,從而轉移注意力,把玩放到次要地位。
4、給孩子樹立榜樣
盡管別人的教育方法可能不太適合自家的孩子,但至少有借鑒的地方。所以,家長可以多看一些關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書籍,看一些關于孩子心理教育的視頻網課等等,不僅可以增長家長的家庭教育知識儲備量,還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愛學習的家長形象。
5、找到孩子的學習動力
孩子不愛學習,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學習動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引導了。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自信,讓孩子對學習充滿動力。這其實,也是一個內驅力的發現過程。
6、表揚孩子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的話,就要不吝嗇夸他。并且,要把這些夸獎、贊美、鼓勵與孩子的學習結合起來。在這個運用和結合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學習興趣。
初三不想學的原因:
1、主觀原因
因為貪玩等原因,耽誤了自主學習時間;或者新課理解不透,又沒有及時鞏固,知識掌握不牢;或者不喜歡任課老師,課堂上故意沒有聽課;或者對學習不感興趣,學不下去,故意放棄等。
2、客觀原因
課程多內容深,孩子接受起來吃力;或者老師講課方式孩子不適應,聽課效果不好;或者班級里,學校里,有同學的某些言行干擾學習。
初三不想學的表現:
1、不上心
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缺乏主動性,做作業的態度也不認真,只是為了寫幾個字交任務,如果是預習、朗讀等沒有強制書寫的作業,往往就不去完成。這些孩子常常不能離開家長的陪寫。
2、逃避學習
孩子表現的較為明顯,直接不愿意上學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學了,但都是無心向學,得過且過。無抱負和無期望,無求知上進的愿望。
3、注意分散
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