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會在某一天意識到,曾經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叫著爸爸媽媽的黏人小孩,突然和自己產生了巨大的溝通困難,父母與孩子之間隔著一道深深的鴻溝。如果不想自己與孩子的關系發展成這樣,請看以下的內容。
15歲女孩不愿意跟父母溝通怎么辦?
1、傾聽孩子心聲
很多時候家長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孩子不來打擾、你也不過問孩子,不知道孩子內心的世界和想法,家長一定要注意,別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傾訴和交流,家長應該是時候停下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幫助孩子排解情緒。這樣的關系,會更加信任、孩子會更加懂事。
2、告知孩子自己的想法
孩子不喜歡交流,會做出一些讓家長無法理解的舉動,家長在不明白孩子想法的時候只會誤解孩子,一味的去指責。但是同時孩子也無法理解家長的想法。他們不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想的,為什么他們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會引來父母這么大的怒火。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告訴孩子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
3、尊重信任孩子
孩子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和老師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家長和老師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4、創造多元化的溝通交流渠道
溝通不僅僅限制于語言,還有動作,行為等,比如當孩子在和你“對立違抗”時,通常會表現得一言不發,或驚恐,或者眼睛直直地望著你,甚至仇視著你時。這種情況下,可能正在氣頭上,和孩子的心是隔得很遠的,如果換個方式,抱著孩子,跟孩子說:“你這樣做,媽媽很生氣,很難過”反而孩子會更容易理解你。
5、不在原則性問題上遷就孩子
孩子容易犯錯,但對于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家長不應持遷就的態度。家長要讓孩子明白錯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問題,家長也不能姑息,因為小事累積也可鑄成大錯。
6、真正關心孩子
孩子出現的一系列身心變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難以控制的,此時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納。作為家長,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夠與孩子換位思考,經常關注孩子的感受,多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這對處在叛逆期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7、家長要多鼓勵
無論在孩子失敗還是成功的時候,父母都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重新再來的勇氣和再接再厲的信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或者具備什么品質,那么當發現孩子某次這樣做了。
8、給孩子一定的權利
孩子的個性發展中,一些行為其實是自由意志的需求,孩子想要擁有更多的自我支配權和決定權,而不是事事都要依賴父母,或者是由父母幫忙做決定。父母要適當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