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長平時要多多幫助孩子減輕壓力,注意孩子的心理,多關注孩子,開導孩子。對于初中就不上學來說孩子的前途就葬送了。所以家長的心理開導是必不可少的。還要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幫助孩子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初中孩子不好學怎么辦?
1、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有的孩子學習比較懶惰,放學了一定要先去玩游戲或者看電視,等到晚上睡前才著急寫作業,因為時間緊,心情焦慮,寫作業的時候就煩躁,就會產生不愛學習的情況,家長應該讓孩子每天回家先做作業,做完作業再玩游戲、看課外書。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很重要。
2、平等對話
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孩子退卻的時候,如何與之溝通,家長的姿態很重要。逼迫或是平等對話,效果完全不一樣。前者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從而對學習更感到厭煩。而后者孩子感受到尊重,會嘗試著與家長一起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3、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學習心態
樂觀積極的心態,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失敗時看到希望和好的方面,避免孩子因為一次失敗而消極悲觀。一個擁有樂觀積極心態的孩子面對失敗時往往能夠看到失敗帶給自已好的方面,因此總能看到希望,也總有信心更努力地學習。
4、不要盲目攀比
這一點家長也要知道,現在的家長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別人的孩子都是好的,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這樣其實很讓孩子沒有面子,初中生了,也有自己的“面子了,因此不樂意家長再這么說,因此我們不要總是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另外一點,我們自身也是一樣,學習并不是為了考試,是將我們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而不是用知識來和其他人攀比,除非你能每次都是第一名,因此學習不要比,而要找方法,這樣才能輕松一點。
5、糾正孩子的學習心態
很多孩子對于學習都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學習是一種“任務”,而不是強化自己的手段。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認識,孩子如果持有這種認知,將無法產生正確的學習心態。為了提高孩子對于學習的正確認識,樹立孩子正確的心態,家長就可以讓孩子“體驗”學習的魅力。比如我會有意無意的帶孩子看一些知識類的節目,然后有意無意的發出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
初中孩子不好學的原因:
1、孩子們缺乏熱愛學習的榜樣
一般來說孩子特別善于模仿,喜歡模仿。模仿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方式。父母總是玩游戲、看電視、在家休息,家庭活動多以“吃喝玩樂”為主,缺乏集體學習活動...父母不喜歡學習,怎么能讓孩子喜歡學習呢?
2、家庭不和諧
家庭中的問題也會導致孩子不學習。有些家庭不和睦,天天吵架甚至打架。當孩子看到自己一直處于這樣的環境中,也會受到影響。如果他們沒有安全感,他們會全神貫注,無法處理作業。這會讓焦慮的孩子對學校不再感興趣。
3、學習的動機和動力不足
這部分學生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認識。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為了考試,甚至有些同學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目的很不明確,學習動機的缺乏自然會引起學習的動力的不足,所以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是處于被動狀態的,是通過老師逼、家長壓的方式來學習的,自然而然地會對學習產生一種抵抗情緒,厭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