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厭學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實上,孩子厭學的隱患在小學階段就已經(jīng)埋下了,只不過到了初中才爆發(fā)而已。小學的時候孩子還小,還缺乏表達自己意愿的勇氣和力量,只能乖乖順從父母。但是到了初中后,隨著孩子個子快速長高,膽子越來越大,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開始嘗試去挑戰(zhàn)一切“權(quán)威”,既包括父母,又包括老師在內(nèi),所以很多家長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上了初中以后開始厭學叛逆了,那么初一不想上學了怎么辦呢?
初一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第一,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家長要尊重、關(guān)心、理解和信任孩子。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決定。能經(jīng)常和孩子在一起,有共同的喜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挑剔孩子。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樣,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同時,建議家長不要總是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并對孩子產(chǎn)生嚴厲和苛刻的要求,因為,這是孩子產(chǎn)生叛逆心,厭學的主要原因,家長要時常關(guān)注新信息。
第二,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兩大重要因素,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效果可能就不明顯,進而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對學習感到厭倦。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進行調(diào)整,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第三,找到孩子的閃光點。
多予以贊揚和肯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開始有厭學的現(xiàn)象,那么家長和老師都要做到,及時肯定孩子的閃光點,肯定和表揚,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面對學習差的孩子成長,家長絕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諷刺挖苦孩子,要本著教育、細心、耐心地做厭學孩子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堅持不懈地激勵孩子,客觀公正、立足將來地評價孩子,大部分厭學孩子是會改變的。
第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孩子的學習問題,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會以一種強硬的態(tài)度讓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是一種被動狀態(tài),那么肯定不會用心的,我們要試著以輕松的氛圍去對待孩子,換種模式,慢慢培養(yǎng)愛學習的習慣,不可給孩子過多的心理壓力。
第五,豐富孩子的校園生活。
避免孩子產(chǎn)生不想上學的情緒,最重要的是不讓孩子厭煩學校,有豐富的校園生活。因此家長要增強學校對于孩子的吸引力,使孩子感覺到學校不僅僅是枯燥的學習,自己的校園生活不僅只局限在課堂,在課余時間還有很多好玩的。
第六,父母要做好榜樣。
如果孩子貪玩,不愛學習,那么就要看看家長有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了。如果家長自己整天地打麻將,看電視、玩手機,孩子自然是不愿意學習的,如果自己能夠在孩子面前也經(jīng)常讀書的話,那孩子也會受到熏陶,慢慢愛上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