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年紀還小,思想不夠成熟,常常會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在加上初中的孩子大多處于叛逆期,喜歡和家長和老師對著干,因此這一階段的孩子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正確對待,那么初中女孩不想上學咋辦呢?
初中女孩不想上學咋辦?
一、父母關心愛護,理解尊重孩子。
初中的孩子,一方面會和父母老師對著干,另一方面又特別希望得到老師,家人朋友的認可。對于不想上學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無條件的愛和包容。讓孩子有足夠的精神力量和心理能量去面對自己的學習和成長的壓力。
二、通過朋友之間的影響,改變孩子對學習的認識。
年輕人可能在跟父母溝通中存在一些障礙和隔閡,但同輩人交流起來,往往比較順暢。建議父母多了解,平時孩子都結交些什么樣的的朋友,朋友里面有沒有學習和思想行為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孩子。如果有優秀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老師,讓孩子多跟優秀的同學接觸,比如座位跟優秀的同學在一起等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孩子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這些優秀孩子的影響。
三、細心觀察,了解孩子的真實思想。
由于環境、性格、性別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孩子對同一問題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對于這一切,爸媽一方面要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行為舉止窺測其內心深處的變化;另一方面要通過談心等活動,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使孩子愿意向你傾訴真情。然后,針對孩子實際情況,對癥下藥。
四、多發現孩子的優點。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趁機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毅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平常可以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激發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己主動探究的愿望強烈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增加。
五、積極引導鼓勵孩子,讓孩子重拾學習的信心。
大部分不想上學的孩子,是因為基礎差,習慣不好,無法跟上班級的學習節奏。作為家長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找合適的老師給孩子補補課,降低學習起點和難度,讓孩子找回學習的信心。家長可以多跟老師溝通,請求老師給予幫助,對孩子每一點小的進步和改變,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孩子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切忌打罵說教,以免引起孩子反感,厭棄。
六、豐富文化生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進入學校后,“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單調、乏味,限制了孩子的視野和活動空間。因此,爸媽要根據孩子好奇、好玩、好動、好積極思維的特點,引導孩子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和體育活動,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