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厭學的中學生,并不是真的不想學,而是一種想學學不進的條件性厭學情緒,就是知道學習,但一學習就控制不住的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磨蹭拖拉,明知道這樣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非常焦慮,成績不斷下降,否定自己,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那么,初中兒子不想上學怎么去勸說呢?
初中兒子不想上學怎么去勸說?
1、知道原因后要好好開導安撫。
孩子年齡小,遇事少,很多問題想不通也很正常,家長可以根據孩子遇到的問題舉例子加以開導,安撫孩子的情緒,先不要著急送孩子去上學,等孩子情緒平復了再做打算。在此期間可以和孩子商量對策,勸說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之以利弊,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和面對眼下發生的事情。
2、跟孩子講道理。
上策當然是想方設法說服教育孩子,改變其態度,做通思想工作,讓孩子繼續學業。小學至高中所學的都是基礎知識,以后工作生活中都很有用。另外現在低學歷在社會上很難找到好工作。
3、尊重孩子。
家長應該把他們看著大人跟他們平等交流,就像我們跟朋友說話一樣,是相互尊重的,是交流,不是“說”。家長把自己的想法、觀點、建議分享出來,跟孩子一起討論,而不是單純的說教,甚至是“命令”。
4、孩子不上學要調整好情緒溝通。
家長不能孩子不上學就火冒三丈,或者是上來就打,即使是有的孩子很不聽話,那也是子不教父之過。首先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只有心平氣和才適合坐下來和孩子溝通、解決問題,光靠吵或者打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相反只會讓問題更嚴重,甚至最終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
5、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就算想法是錯誤的,也沒有什么。人的一生誰沒出現過錯誤呢?更何況現在還只是想法上的錯誤,及時糾正算不了錯誤,影響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責怪孩子,要細心引導他們,幫助他們走出誤區。
6、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于輕言放棄學習。
總之,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必須要注意:孩子在長大,他們不再是那個需要我們幫助穿衣,喂飯的小孩子了。家長與他們相處時得把他們看做大人,看做朋友,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更多的欣賞他們,鼓勵他們,才能做到溝通無限,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