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孩子學不進去已成為普遍現象,無論家長和老師怎么說教,怎么要求,怎么懲戒,孩子總是聽不進去,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這樣下去,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初二的孩子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初二孩子就是學不進去怎么辦?
第一,換位思考。
當孩子出現學不進去時,家長們的第一反應一定不要是粗暴的辱罵、踢打,而是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理智面對。
當孩子不愿意做作業,不愿意學習的時候,家長們很容易感到憤怒,但越是憤怒,家長們越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深入的去感知這件事,要試著接受孩子此時所產生的情緒,并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我們所接受而非是被否定的,從而讓孩子能夠真正的接受你,這樣我們才能讓孩子情緒平復,才有利于我們接下的溝通與解決問題。
第二,找原因。
1、抗議,恨屋及烏。
這類學生往往是因為討厭某位或某些老師個人或制度而拒絕學習,或是因為討厭家長的逼迫、家長的強勢安排而抗議,選擇通過不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抗爭。
2、自信心不足,認識不到自身潛能優勢。
這類學生往往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客觀的認識,在遭受到一兩次的挫折之后,就對自己全盤否定,表面在學,心中卻已在放棄的邊緣。
3、基礎差,學習技能不足。
這類學生因為自身的基礎知識儲備不夠,學習技能不足,學習方法不恰當,從而導致學習任務常常無法完成,知識掌握不牢,厭倦學習。
4、缺乏學習動力。
這類學生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而學,不明白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更多的是為了父母的期待、老師的要求、為了能上好的大學而學習,并沒有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
5、認知能力低。
這類學生由于與學習相關的基礎認知能力有待提升,例如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等,從而導致了學習效率難以提高,并且,盡管孩子在努力的進行學習,但是卻因為沒有什么成效而導致學習積極性受損。
6、意志薄弱。
這類學生極易受到周圍環境或是人際往來等因素的干擾而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考試焦慮、失眠、抑郁、厭學等各種情緒。
這些情緒會嚴重損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即便擁有再好的潛能,也無法得到很好的發揮,從而導致學習嚴重受阻。
7、父母的經常對比。
父母喜歡拿孩子的短處去與別人相比較,長期以往的對比讓孩子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對自己產生失望開始自暴自棄。別人的評價和看法都能影響到孩子的內心,如果最親近的家人都覺得自己不行,不合理的比較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不愿學習。
第三,解決辦法。
如果是老師人品問題,那么家長應該先樹立老師的美好形象,然后與學校與老師溝通,如果溝通毫無成效,且孩子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則就要考慮轉學的問題。
如果是因為基礎差,學習技能低,那么家長就應該分析孩子基礎薄弱的科目以及內容,然后針對這些內容親自或是找家教來給孩子補習。
如果是因為恨屋及烏,師生關系不好,孩子不喜歡老師,那么家長首先需要明確孩子不喜歡該老師的原因,多開導孩子。
如果是因為過度比較,那么家長不能只關注孩子和別人的學習成績,應該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和自家孩子多點鼓勵溝通,少一點對別人家孩子的夸獎。關注學習過程中,與孩子一起分析成績好壞的具體原因是什么,應該如何正確學習,總結錯誤經驗,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四,耐心等待。
孩子心理調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家長在理智接受、找到問題、對癥下藥以后,接下來,就要交給時間,讓孩子逐步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