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習科目多,很多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主科上,容易忽略小四門的學習規劃,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小四門大量的知識點需要我們去記背,尤其是歷史,孩子們普遍都覺得比較難記。初一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初一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第一點,要學好歷史,要在思想上愛上歷史,要覺得歷史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而并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就可以學好的。要逐漸培養起自己對歷史的興趣,有空的話,多看看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紀錄片或歷史方面的文章。
第二點,當我們拿到歷史課本的時候,要弄清楚歷史課本的整個框架,主要講的是哪個時期的事情。樹立起歷史,時間,空間觀念。
第三點,了解歷史的原因,背景,條件,意義,影響和作用,逐步的感受和區分其中的差異。抓一抓歷史的考試要點。
第四點,可以借助一些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來記憶歷史。比如把歷史編成一些歌謠,聯想其中的片段,分時間層次,由某個歷史人物聯想到相關的歷史年代等都是一些很好的方法。
第5點,就是要養成好的學習歷史習慣。
1、上課前要認真的預習課文,把歷史課本通讀一遍,了解課文大概的內容。知道課文主要講的是哪個歷史時期的什么人物,什么事件及其意義。最好能自已找出課文中的考點。
2、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開小差。能由老師上課講的內容,聯想到自己預習到的知識。盡量在課堂上就把老師講的知識理解和吸收了。
3、上課要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要積極的和老師互動,不懂的要積極的向同學和老師請教。
4、養成上課做筆記的習慣。老師重點強調的部分,在筆記上也要重點標識,筆記盡量做得工整,規范。這樣的以后自己看筆記,復習時也更容易回想起上課的內容。如果課上沒有記錄清楚的,課下可以找老師或者同學把幾筆記補全。
5、下課后要時不時的拿出筆記來復習,特別是考試的那段時間。要經常把筆記拿出來翻看,結合課本加強對課文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6、盡量抽空做一些練習,因為練習可以有助于我們對各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現在歷史考試,很多都是一些文言文閱讀理解題。這還需要我們平常多加強做一些練習,培養我們文言文的閱讀理解的語感和能力,要讓我們在夜閱讀文言文的時候,大概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要能通過文言文聯想到歷史課本的知識點和找到問題答題的關鍵。要注意。題目問的問題,而不要只是一味的照搬課文,答題要答到關鍵點,而不是要寫一大堆的長篇大論。
學好初一歷史的四個方法
一、課前認真預習。首先,通讀兩遍課文,對于那些不認識的字一定查字典,除了要注音,還要明白這些字在課文中的含義。然后,根據課文內容,寫出比較詳細的提綱。提綱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師上課時的板書。但必須體現出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名稱、原因、經過、結果和影響。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以及把自己要提的問題也寫出來,以便在老師講課時獲得解答或者向老師提問。
二、上課認真聽課、思考、筆記。根據自己預習的情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與老師的講解不一樣,自己還有那些地方沒有預習到,自己預習時存在的問題老師是否講了答案,如果講到了要立刻記錄下來。老師講完后,自己要詳細回憶一遍老師講的所有內容,想一想,還發現了哪些新問題。如果有,還要在課后向老師提問,獲得答案。
三、課后復習、鞏固。首先,再讀一遍課文,再看一遍預習提綱,根據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修改提綱。然后,完成課后作業,做作業時,不要照書抄,要盡量根據自己的記憶寫出答案,確實寫不出來,再看看書,記一記,然后寫出來。作業不能拖,要及時完成。還要書寫工整、條理清晰。最后,不要忘了,過三天,要把學過的內容再快速讀一遍,以便及時鞏固。
四、閱讀課外書籍或做課外練習,擴充知識面。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或做課外資料上的一些練習題,這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而且所學的知識更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