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成長,在初中階段會有一種現象從初一就開始顯現,這便會導致一部分孩子逐漸出現厭學現象。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歡上學,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特別不理解孩子的現狀,認為孩子在小學階段還不錯,為什么到了初中就如此難管教呢?
初中小孩厭學怎么辦?
1、多于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要經常友好而尊重的與孩子溝通交流,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還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培養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以便于樹立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強了家長的教育影響,孩子愿意聽從家長的指導來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那么孩子對于不想上學的想法就會逐步改變。
2、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
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成績被家長認可時,孩子會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后要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孩子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那么孩子下次會照樣去做。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面有點風吹草動,都會打斷孩子的學習。家長應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學會抵抗來自外界的誘惑,督促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活動,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家長只要堅持下去,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孩子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學習的慣性,逐漸的就會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愛上學習。
初中小孩厭學的原因:
1、學業失敗
孩子在學習中一次失利,或某一門功課沒學好,產生挫敗感,又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就會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缺乏主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其結果是學習成績下降,便會喪失學習興趣,變得得過且過。
2、學習疲勞
孩子學習內容過多、學習材料枯燥、單調、缺乏趣味性,學習強度高,有的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做完了學校作業還要加做課外練習,還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例如只會死記硬背、不會聯想記憶,只會運用視覺學習,不會運用聽覺學習等,都會造成心理疲勞。
3、缺乏學習動力
孩子面對繁重的學習沒有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目的在于什么,不知道學習有什么作用,缺乏學習動力,久而久之則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