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數學如果是能夠做到十以內的加減法能夠熟練掌握,那就已經可以算數學水平可以了。
其實五歲的孩子還在幼兒園,這個時候大可不必學的太多,學的太多了一方面是容易讓小孩不易消化,另一方面,即使能夠消化也容易導致孩子入小學以后不愛聽講,難以學到更多知識,出現“傷仲永”的現象。
5歲孩子不需要達到太高的程度,可以學習到小學1年級2年級左右的水平就可以了,學前教育為的是讓孩子可以能提前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所以難度要適中,不要要求孩子學習太高深的東西,奧數有些難了,得看孩子是不是喜歡。
父母向寶寶灌輸數字概念,先要讓他明白“多少”。腦海中有一個差額的概念,這是數字概念的基礎。比如說,與其讓他茫然地數數,不如時常給他比較數目的機會。像“多或少”、“輕或重”、“大或小”、“遠或近”、“長或短”、“深或淺”這些概念,你都可以利用實物的比較來使他更了解。
5歲的寶寶對日歷和時鐘也會產生很大的興趣,但對時間的概念依舊模糊不清,倘若在對答中提到了確切的時間,那也只是在模仿大人的說法罷了。比如你問他:“幼兒園哪天放假???”“幾點吃點心?”“你的生日是幾號?”他都能回答,但是對“星期二之后是星期幾?”“你幾點上學?”“你幾點看電視?”往往都答不出來。
5歲小孩,正常智力發育,在數學方面,會比大小,如果沒有經過教學,不會加減法是正常的。
除了上述以外,5歲小孩,智力發育標準主要包括社會適應方面、藝術素養方面、精細動作方面、生活方面。
1、社會適應方面:手眼協調能力已經明顯的增強,能夠更加仔細的聽,開始學習用別人的眼光看問題,同時開始有自我的判斷性,能夠選擇避開他認為不會做的事。
2、藝術素養方面:能夠開始欣賞和制作簡單的美術、手工作品,能夠認識十種顏色,并能夠繪畫圖形。
3、精細動作方面:五歲兒童的手能夠更加的靈巧,能夠更容易做精細的動作,比如說能夠解鈕扣、系鈕扣,能夠自己穿好松緊鞋,但是不太會系鞋帶。
4、生活方面:能夠開始自己用勺子吃飯,能夠獨立的刷牙、漱口、洗臉,能夠自己穿衣服,而且能夠養成問候他人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