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學就頭暈、惡心,孩子經常肚子疼,多在上學之前出現,不愿意去學校,一到校門口就疼,回家后逐漸緩解,在家時表現基本正常,有時一提到上學就會出現頭暈、惡心、冒虛汗等軀體癥狀,也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如何正確面對和盡快調整呢?
初三孩子一上學就惡心想吐怎么辦?
一、與孩子一起面對改變。
幫助孩子認識到幼兒園升小學,小學升初中等都是我們成長必經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會和舊的朋友分別,與新的朋友相見。我們可以這么跟孩子說:“以前的朋友我們還可以聯系,新的學校我們可以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和更多的同學做朋友也很好對嗎?”
二、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
大多數成績一般的孩子容易不愛學習,因為在學習中沒有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我們作為父母的,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給予孩子鼓勵與支持。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被認可和得到了成就感,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增強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厭學也就無從談起了。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①協助孩子建立不同時期的學習目標,目標不用立得太大,難實現的目標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稍微跳一下就能夠得到的階段性小目標,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源泉。
②培養孩子自主自律,從培養學習專注度開始。切記別讓孩子一邊玩手機看電視一邊做作業,容易分心,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習慣。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作業,完成后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可以玩耍看電視。適當放松,小學不用太緊繃了,會給孩子太大壓力。
初三孩子一上學就惡心想吐什么原因?
一、現在孩子,從小就受到家人過多的關注和呵護。孩子很多時候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當面對突變的環境容易不適應,遇到挫折也容易失去信心,產生自我懷疑,因而產生焦慮感。
二、父母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生活中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學業上也一直給孩子定目標定任務,孩子似乎一直在趕任務。當孩子成績出現波動時,就會比較擔心父母的責怪,這樣時刻緊張的心理,也容易導致孩子過于焦慮。
三、父母不恰當的懲罰,當孩子做錯事或者是成績下滑時,父母容易否定和打擊孩子,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使孩子感到沮喪和害怕。孩子不知道父母會對自己怎樣,對自己將要接受的懲罰也會感到焦慮。
四、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很焦慮的人,無疑這種表現會影響到孩子。孩子看到整天焦慮不安的父母,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