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家長需要從多角度尋找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如家長自省、詢問孩子、咨詢老師、面談同學等等。只要找到了原因,家長就可以針對原因對癥下藥,自然就可以解決孩子不上學的問題。
初三的孩子不想上學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個性
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希望家長和老師盡量不要以長者自居,以自己的好惡為準繩。對于那些沒有對“學習”這件事形成“非常重要”的價值觀的孩子,用尊重、溫和、愛護的態度,用“身教”而非“言傳”的方式進行引導。要知道,你怎么“做”比你怎么“說”更有說服力。
2、幫助孩子學習
父母態度要平和首先父母要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并及時與老師溝通,父母必須為孩子樹立榜樣,從自身做起,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困難,重新找回信心。
3、打造家庭氛圍
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家庭氣氛,不要一天到晚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講道理,打比喻、舉例等,雖然對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的很好,但是讓孩子沒有真正感受到寧靜、溫馨的生活環境,也沒有了自由獨立的能力。這樣的家庭環境,并不適合孩子學習。家長應該少打擾孩子,盡量在孩子學習時不叫他,最好是陪伴孩子學習。這種陪伴不是看著,而是在孩子附近學習。
4、培養孩子特長
由于有特長、有興趣孩子會經常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也會使孩子的興趣勁頭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初三的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不對
很多家長對于家庭教育的理解有誤,認為對孩子好就是要給孩子好的生活,足夠的零花錢讓孩子吃喝不愁。因此往往忙于自己的工作,忽視了對學生的成長關愛和教育。學生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撐與溫暖,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困惑無法得到解決,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導致厭學的發生。
2、父母榜樣沒有做好
父母本身不重視教育,給孩子樹立一個壞的榜樣。或者父母生活態度消沉,整天打麻將,吃喝玩樂,無所事事,會影響到子女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成,最終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天鐘,進而導致厭學。
3、孩子沒有學習動力
孩子對學習沒有需求欲,因而沒有動機來啟動學習,而貪玩好動的天性主宰了他們的學習生活。這部分孩子的學習處于被動狀態,通過老師逼、家長壓,他們也能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