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不想上學,需要快速的將問題解決。家長需要立即和孩子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探究孩子厭學的原因。只要家長知道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就可以對癥下藥,短期見效,讓孩子不耽誤初三學習,后面再跟進教育。
初三孩子不想上學父母怎么辦?
1、言傳身教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興趣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可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熱愛。家長需要不斷學習,與孩子共同進步。家長可以通過讀書、自學等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甚至可以拜孩子為師,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要求他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不拖拉,不磨蹭;培養(yǎng)孩子專心至志干好每件事,在寫作業(yè)時要一心一意,而不應該一邊看電視一邊寫,或者一邊吃零食一邊讀書,也就是一心不可二用;幫助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并督促孩子按計劃實施。
3、尋找厭學原因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xiàn)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4、助長求知欲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興趣、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fā)奮、發(fā)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fā)孩子求知欲的通道。家長要尊重孩子,助長孩子的求知欲,孩子有了求知欲自然會愿意學習。
初三孩子不想上學父母的原因:
1、過分溺愛或放任自流
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或過分溺愛,導致孩子缺乏責任心與自制力,上課自由散漫,獨立性較差,把不良的生活習慣帶到學習中來,久而久之,學習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學習,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2、要求過嚴或態(tài)度粗暴
對孩子嚴格要求固然重要,但過分地嚴格,特別是用粗暴的手段對待孩子,非但達不到要求,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3、夫妻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溫暖
在自由、平等、和諧、充滿著愛的環(huán)境中,孩子心情會舒暢、精神振奮,容易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時往往也能充分認識自我價值,其獨立學習、解決問題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都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