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就受不了這點苦,不愿意上學,那將來的路還長著呢,還有很多苦要受,難道每次孩子遇到困難都逃避?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長要教導孩子迎難而上,學會克服困難,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初中不愿意上學怎么開導孩子?
1、加強與孩子溝通
作為家長,要善于和孩子溝通了解情況,引導孩子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困難,而不是對孩子大呼小叫,不給他們心理支持。當發現有學生有厭學傾向時,要耐心地與孩子溝通談話,了解他們發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2、重建孩子自信心
要多陪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以真誠、關懷、寬容、體諒的態度對孩子的處境表示理解,以自己曾經在學習上所遇到過的困難和挫折引發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道出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習上所遇到困難或挫折,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3、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
聰明的家長知道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特點、喜好加以發展,對孩子的學習狀態要客觀地觀察,對孩子成績的期望要合理。幫助孩子優化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不但能夠提升學習效率,更能強化學習動力。
4、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
如果家長一味地給孩子灌輸“考上重點大學就能夠出人頭地”的思想與理念。這樣就會使孩子形成一種對學習的消極心理。所以,作為家長在平時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對自己和對家庭的重要意義,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作用。同時要引導他們明確自身今后的發展方向。在確定了目標之后就要認真地去實現它,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積極心態,從而減少了厭學現象。
5、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于輕言放棄學習。
初中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1、感覺學校過于束縛
對于不喜歡被約束,尤其是生性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會特別抗拒學校一些要求比較嚴格的條例,比如,統一服裝、統一發型、不準遲到等,他們不愿被約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或行動。
2、孩子找不到學習目標
當家長過度的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總是干涉孩子的主觀意愿,孩子會認為學習是為了家長而學,而不是為了自己。初中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追求獨立與自我,如果孩子找不到學習的意義,他會感到很迷茫。
3、學習壓力大
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但是他們卻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學校給他們設置了比較高的學習要求,讓他們每天必須完成大量的作業,考試成績也是學校對他們衡量學習成果的重要標準,一些家長也給予了他們比較高的要求,要求他們的成績要超過其他同學,這種極大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讓他們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