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年紀還小,思想不夠成熟,常常會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比如手機游戲,又或者是社會不良青年的影響等,都會使初中生內心出現動搖,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初中生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第一,千萬不能放棄,特別是家長。不是說讀書是唯一出路,但讀得多比讀得少好。家長不要在他耳邊嘮叨讀書怎樣怎樣好,最好找他信得過的比較親近的人潛移默化,也最好不要故意說教,最好是“演戲”,激起他的興趣再通過“演戲”讓他懂得。最好找身邊讀書少而吃虧的人現身說法。
第二,最重要的是找出厭學的根本原因,再對癥下藥。是太難學不好?是學習環境傷害了他?是周邊有“讀書無用論”讓他厭學?是外邊花花世界對他有太多誘惑?是沒有獲得感成就感?只有找到原因才有可能解決。
第三,適當讓他看一些勵志的故事或影片。陪他看,像朋友那樣和他交流。這時切忌去說教,最好讓他主動去懂得,主動去思考。
第四,危機感教育。讓孩子懂得生存之道生存之難競爭無處不再。舉一些例子給孩子,最好是身邊的,有危機意識,至少讓孩子思考:十年后你怎么養活自己?
初中生不想上學的后果:
1、惡性循環:存在嚴重情緒的初中生缺乏學習興趣,但是因為家長的期望值又不得不在教室中學習,但是成績不好又會受到批評,所以初中生會出現抑郁的情緒,厭學的情緒會越來越嚴重,更加厭惡學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2、人際關系:現在初中生的個人朋友圈是與學習成績相關的,如果初中生存在厭學情緒,成績不會很好,那么這一部分同學可能被人貼上“標簽”,但是由于初中生正在叛逆期,可能會與同學發生沖突,影響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