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小升初之后,完全陌生的環境讓他們進入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最讓家長頭痛,很多時候這種叛逆的孩子就被家長貼上“壞孩子”的標簽。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關心叛逆期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很多不良的現象出現,如打架,玩游戲,逃課等等。那么,初中生玩游戲怎么教育呢?
初中生玩游戲怎么教育?
1.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總是玩的樂不思蜀,忘記了時間,而父母在這個時候喊停時,孩子會感到很痛苦。
因此做家長的應該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在約定玩游戲的時候,可以預先約定時間,在規定時間內查看孩子的情況,時間結束了就及時的終止接觸游戲,這樣一點一點的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2.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從孩子的某一特長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優點、特長和成功,趁機培養學習興趣和毅力,取得較好的效果。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3.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4.參加集體活動
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
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游戲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5.發現中學生沉迷玩游戲,要冷靜處理
當發現中學生沉迷于玩網絡游戲時,首先是保持冷靜的態度,其次要多表揚他(她)的優點,給予他們恰當的表揚和關心,培養他們的現實活動興趣。
6.引導中學生合理平衡游戲和學習
健康適度的游戲可以起到良好積極的作用,但并不提倡完全禁止中學生玩游戲,在課余期間,可以適當的限制時間陪著孩子玩一些益智有趣的游戲。這樣不但可以鍛煉中學生的大腦,也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兩全其美。
初中生玩游戲的危害有哪些?
(1)浪費金錢
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手游都可以免費玩,但是在玩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花錢來加強自己的能力,于是出現了許多學生揮霍錢財,甚至是背著父母浪費父母錢財的惡劣情況。
(2)視力下降
孩子沉迷玩游戲會一直盯著屏幕,屏幕雖然小但是畫面顏色鮮亮、速度快、使得眼睛長期聚焦在一個點上,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從而引起近視和弱視。
(3)荒廢學業
自從電子游戲出現之后,就成為孩子的“學業殺手”,從游戲機,到電腦,再到現在的手機,載體不斷在變,游戲不斷在變,不變的是孩子貪玩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