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進入叛逆期是一個改變不了的現象,但這并不代表無法改變這種現象,尤其是當孩子的叛逆已經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的時候,家長更應該做出合適的引導。對待初中孩子叛逆期不上學,家長應該多溝通,開解孩子的內心,不管從哪一方面,只要讓孩子心情舒暢,孩子必然會改變現在的狀態。
初中孩子叛逆期不上學怎么辦?
1、與孩子多溝通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叛逆不是針對任何人,孩子叛逆期是脾氣很大,很沖動,容易上火,但是家長知道孩子叛逆期的時候要多和孩子溝通,只有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家長才能對癥解決問題。
2、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
有些孩子不想上學是家長對自己的要求過高。有一群這樣的家長,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夠好或是達不到既定的要求和標準以后,總是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情緒焦慮、生氣、失望、氣餒……其實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家長要試著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3、家長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厭學了,感覺到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學習壓力很大。家長就要和孩子交流問題,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幫助孩子想辦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重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逐步走上學習的軌道。
4、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如果孩子是學習跟不上,總是在學校和家中受到批評和打擊,那么就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厭學情緒。所以對于家長和老師而言,也要及時的發現孩子的問題,找到方法,給孩子的學習做出實際的幫助,而不是一直都采取批評的方法。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提高了,成績自然會上去,孩子變得自信,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5、由遠及近幫助孩子樹立目標
幫孩子樹立目標,需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父母應該從孩子小時候開始關注、愛護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在感興趣的事物中得到快樂,得到成就感,得到成長。但興趣愛好一定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應該是父母強加給孩子的。
6、父母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責任,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是無所謂的態度。生活上父母注意需要讓孩子獨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果父母事事代勞,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只有孩子學會了承擔責任,孩子才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擔負起家庭的責任。
7、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自己擅長的一面,為什么有的家長滿腦子都是孩子的學習,而不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呢?如果孩子厭學,家長可以找到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去培養,參加一些課外活動班,這樣來發現孩子的特長,這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慢慢消除孩子厭學心理。
8、帶孩子多做運動
比如陪伴孩子打羽毛球,或者陪伴孩子一起游泳。這些方法都能夠讓孩子勞逸結合,恢復精力,而且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多陪伴也能讓孩子的心情好轉,同時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最終緩解因為焦慮、煩躁、叛逆而引起來的厭學情緒問題。
初中孩子叛逆期不上學的原因有哪些?
1、學習壓力大
一方面是考學的壓力,中考的規則在瞬息萬變,但不變的是“擇優錄取”的原則,因此孩子會拼盡全力考取理想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壓力叢生,很多孩子無法頂住壓力,便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另一方面是來自家長的壓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但由于能力的問題,很多孩子并不能達到家長的期望,得不到認可,因而出現厭學的想法。
2、學習動力不足
從個體因素來說,孩子不確定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喪失學習的動力,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屢次受到挫折與失敗,學習自信心不足,導致學習動力減弱以至消退。從外部因素來說,家長、學校的教育方式,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授課方式,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
3、注意力被轉移
沉迷手機、電子游戲、小說等,學習遠沒有玩耍更有樂趣,久而久之不僅消磨了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更帶來了厭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