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解決14歲孩子的叛逆,家長采取正確的方式是很重要的。14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進入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既不能壓制打擊,采取強硬措施,實施“語言暴力”,甚至大打出手;也不要放任不管,任其發展。“高壓”下的孩子表面上是言聽計從,實際上可能會關上與父母交流的心門,導致誤入歧途。缺乏指導、放任自流的孩子一旦行為發生偏差,家長則悔之晚矣。
孩子14歲叛逆期家長怎么做?
一、保持心態,與孩子平和相處。
無論何時,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要保持穩定的情緒,若是無法情緒穩定,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緒影響,會因為他的一言一行而焦躁、不滿。我們應該成為孩子精神上的引導者,用自己的穩定情緒去影響孩子,與孩子和平相處,等孩子冷靜之后耐心與之交談溝通。
二、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
叛逆期,孩子認為家長不了解自己,總覺得不論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家長覺得孩子不懂事,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什么孩子不領情。雙方缺乏基本的信任與溝通,久而久之便會造成隔閡,親子關系走向冰點。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為了平穩度過叛逆期,我們需要學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三、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傾聽、理解。
在內心劇烈碰撞的時期,孩子的負面情緒會大量產生,如果這時沒有合理的紓解渠道,很容易聚積起來,使得孩子的人格產生扭曲變形。堵不如疏,家長絕不要忽視孩子內心的聲音,要多傾聽、理解他們的心聲。
四、要給孩子留面子,人前不教子。
青春期孩子很注重自己的面子,更不希望自己的一些缺點和短處被別人知道。父母要記住:“人前不教子”,在外人面前盡量多夸自己的孩子,不要總是把孩子的缺點暴露給外人。孩子大了,給孩子一些尊重和面子。孩子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回到家關起門來和孩子說,孩子更容易聽進去。
五、鼓勵肯定孩子。
人無完人,孩子也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對于孩子的優點,父母要及時肯定,多表揚,那么這個優點就會一直保持下去。對于孩子的缺點,父母要給他改正的時間,同時多從正面引導他,慢慢督促他改正。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壞孩子、不聽話”等標簽,因為這樣孩子很容易自暴自棄,更難以改正缺點。
六、尊重孩子的自主意愿。
孩子到了青春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水平,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渴望自主探索,渴望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果父母總是擔心孩子能力不夠,擔心孩子吃苦、走彎路,試圖替孩子把一切都規劃好或者包辦,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這時候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愿,學會放手。哪怕孩子做錯了,也會有所收獲。孩子不就是在不斷犯錯中出成長嗎?
七、用書面溝通代替口頭語交流。
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上開始封閉自己,有時家長會覺得無從下手。書面語更利于人們之間的情感表達和溝通,有些口頭表達說不出口的話,其實很容易在書信中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所以家長和青少年之間可以用書信進行交流互動,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
青春期是孩子體內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期,比較有活力,學校里學習壓力大平時運動量少,導致孩子內心活力無法釋放,時間一長他們就會變得叛逆起來。所以與其管得嚴,還不如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去爬爬山、跑跑步等,在讓孩子釋放壓力的同時還能緩解他們的叛逆心理。
孩子14歲叛逆有哪些原因?
一、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當。
一些家長希望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對孩子教育急于求成,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逼著孩子參加各類興趣學習班,孩子從而容易產生抵觸,甚至敵視的心理。
二、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孩子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
三、家長太過暴躁。
現在很多父母都沒有辦法更好的管控自己的情緒,再加上生活中的壓力越來越多,使家長需要尋找一個發泄的渠道。但是如果孩子一旦做錯了事情,那么孩子就成為了家長發泄的對象。在家長暴脾氣的狀態下,孩子只會對父母產生越來越多的怨恨,使他們開始變得叛逆。
四、家長太過嘮叨。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變得嘮叨,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他們從來都是一件事情,講很多遍,不停的在詢問孩子,生怕孩子沒聽見,沒聽懂。但其實家長的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感覺到厭煩,更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更會使他們產生叛逆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