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厭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做到的是接納,只有做到接納,才能冷靜下來思考問題,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也能更快的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和教育方法。家長是孩子的后盾,無論孩子出現什么問題,家長是最需要站出來給予幫助的。
孩子初三厭學不去學校怎么辦?
1、耐心溝通
初中生不肯去上學,這時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進行溝通,深入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對未來的規劃,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同時為孩子規劃好未來。
2、對孩子少消極評價
喚起初三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改變其厭學的一劑良藥。孩子的功課再怎么差,總有某些功課程度稍好一些的,也可能在一門功課的某些方面做得不錯,還有就是在某個時間段表現尚佳,家長要適時地進行鼓勵。
3、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初三孩子不想上學,可能是由于初三學習壓力大導致的。初三面對著中考的壓力,在重壓下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就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這時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減輕和釋放壓力,可以陪孩子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或者游戲等等。
4、和孩子老師多多進行意見上的交流
老師是孩子這個階段最關鍵的朋友,我們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去向老師征求一些意見和建議,畢竟老師還是最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的,我們家長可以通過和老師的交流溝通去掌握初三孩子學習上的情況,以便于適當去解決孩子的厭學情況,幫助孩子去更好地學習,提高孩子學習上的興趣。
5、帶孩子外出散心
旅行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方式,無論是對家長或者是孩子都非常的有效。所以,如果感覺他們最近總是心事重重,壓力很大的樣子,不妨帶著他們一起外出散散心,讓自己和孩子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也可以拉進親子關系。
6、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
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孩子初三厭學不去學校的原因有哪些?
1、青春期性心理沖突
調查發現,厭學與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關,當女孩出現初潮和男孩首次遺精時,由于神經、內分泌的作用,他們的警覺性增強,害怕學校其實是一種移花接木的轉換防御機制,通過棄學暫緩了“不被人發現”、“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潛在的性心理壓力。
2、學習目的不明確
學生本身也會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求上進或學習方法不當,考試遭受失敗而產生厭學心理。
3、外界因素的影響
外界環境,對中學生帶來的壓力絲毫不小,來自于同齡人的橫向對比,來自于父母的殷切期待和老師的諄諄叮囑,都會讓他們無所適從。這些壓力無時無刻不存在,幾乎出現在他們生存的每個空間中,不管是回到家中,還是回到學校,總之,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