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孩子這段時期能夠好好學習、踏實學習,那孩子中考成功的幾率就會大一些。所以,當自己的孩子上初二了還不愿意好好學習,那家長有必要通過一定的手段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了。
孩子上初二了不愿學怎么辦?
1、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
不需要專門和老師溝通,如果你孩子是認真學了的,老師自然看的到,會主動交流詢問你孩子學習方法上的問題。如果你孩子不認真學習而學習不好,老師肯定也做了功課的,現在的關鍵是弄清自己孩子的狀況,究竟屬于哪種,詢問老師。然后自己也好好和孩子交流溝通,有問題再向老師反映。
2、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課外活動
在家學習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孤獨和焦慮,因此,課外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參加運動、音樂、藝術等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同時也可以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此外,課外活動也可以幫助孩子拓展視野,增加知識和技能,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3、幫孩子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認真學習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應該做的,所以他們需要努力做好。其次,家長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就是要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同時學會學習,為自己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4、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心要有所行動,制定學習計劃是行動之一。家長要幫助孩子確定重點和目標,除了制定學習計劃,家長應該和孩子在一起學習,營造一種家庭的學習氛圍。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對孩子的最大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5、在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給予鼓勵和安慰
許多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往往心里感到很難過,因為他們一怕老師批評。二怕同學看不起。三怕父母斥責。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而有些父母對于孩子的成績過分的專注,有些對于孩子過多的指責,使得孩子對于考試缺乏信心,由此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對于壓力很大的中學生,家長盡量不要給予孩子壓力,更多的需要給予他們一些鼓勵。
6、科學引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引導孩子養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不要一下班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刷視頻,要花點心思陪伴孩子,并研究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以提升自信心。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心,他們就不再強烈地排斥學習,他們對學習的態度也會漸漸從討厭變為喜歡。
孩子上初二了不愿學的原因:
1、青春期的叛逆
初二的孩子大概是在13到14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剛好進入青春期,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孩子的心理變化越來越明顯。這個時候,他們容易對人際關系敏感,特別是和家長的關系。因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開始有了個體獨立意識,所以他們渴望能夠擺脫家長的控制,也不希望被學校所束縛。
2、學習壓力的原因
孩子進入初二后,學習壓力明顯增大,比如物理、化學等課程都是在初二才開始學習的。由于學習內容變得越來越困難,孩子也會明顯感到吃力。如果此時孩子的成績下滑,就會有挫敗感,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和挫敗感,孩子就會通過厭學的方式來逃避。
3、人際關系的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易沖動,在這個時期,孩子與孩子之間更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矛盾。而一些孩子也可能會因為人際關系上的矛盾處理不好,想要逃離那個環境。甚至有的孩子還可能會被同學霸凌,這會使得他們對上學產生恐懼,從而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