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學轉升到了初中,同學變了,學校有時候也變了,老師、班主任也變了。孩子會產生短時間的不適應,因此造成學習成績下降。那么孩子上了初中后成績下滑嚴重怎么辦呢?
孩子上了初中后成績下滑嚴重怎么辦?
1、家長適當的提示
孩子需要大人恰當地提示,孩子對于成績下降會顯得過度的敏感,當然這些往往與父母有關。孩子對成績下降顯得比較遲鈍,懵懵懂懂。這個時候就需要大人用一種恰到好處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認知這件事情。也就是說,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它可能意味著什么?如何計劃度過自己的初中時光?將會如何發展?家長適當的提示,讓孩子認識到這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去應對。
2、家長要培養耐心
父母不要尋求簡單粗暴地去解決方案。孩子的培養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需要持續十多年的時間。雖然現在全世界的教育都更像是一個工業化的過程。孩子更像是一個原材料,生產線上不停地自動滾動到下一個流程和環節,每一個流程與環節都嚴格的時間控制,但是粗暴快速的解決方法就如同為了趕進度,最終出來的產品卻可能質量不過關。
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最恰當的方式是先停下來,搞清楚狀況再往前走不遲。要給孩子一些時間,要允許孩子的成績在一定的時間內慢慢地提高。父母在這個時候不妨從課外的學習讀物入手,比如課外的語文讀物、數學讀物等等,再巡回進入到課堂考試和成績。
3、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這也意味著在課后少花些功夫。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
4、做習題的過程中提高成績
做習題,其實就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運用與感悟,必須重視這個運用與感悟的過程,切記:過程決定結果,學生如果一味地關注做題的結果,而忽略了對解題過程的體會那是非常危險的,要做到在做習題的過程中提高成績。
5、加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
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太好,但靠家長的努力還是不夠的,更多需要老師的支持。所以,家長要和老師經常性的取得聯系,互通在校、在家的信息,要完全掌握孩子在學校和家中的表現情況。孩子在學校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家長都要及時通過老師傳達自己對他的表揚和肯定;孩子在家里邊有一點點進步,家長也要及時告訴老師,讓老師在班級進行大力的表揚和肯定,這樣的激勵和不斷的鼓舞,會讓孩子越學越充滿自信,越學越覺得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