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厭學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從心理咨詢接待中中學生厭學和輟學求助上升非常快,這個問題已經引起社會關注,這已不是一家一戶的個案,而成為一個很典型的焦點,也是中學生和青少年成長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初二孩子厭學怎么辦:
首先,要明確學習是誰需要為了誰的問題。當下一個最大的可能學習不是為了自己求知欲探索欲而是為了家長和學校,這是厭學的根源。學習沒了內在動機和自主自然也就失去了主動性和內在動力。
第二,幫助厭學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從學業失敗的消極與抑制性情緒中走出來,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強化內在學習動機。厭學的學生尤其需要學業勝利。積極的心理支持從師生關系入手,恢復和強化學習信心改善學業情緒,這里面最重要的是尊重、接納,肯定、確認、鼓勵。爆炸一顆精神核彈,就有可能升起滿天星。
第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即是行為自動化,一旦形成即可成為持久而穩定的學習動力。
第四,幫助學生優化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不但提升學習效率,更提升效能感。效能感又是強化學習動機的強化資源。
第五,幫助學生克服和排除來自內心的和外部環境的困惑與成長干擾,穩定學生情緒。安居方可樂業,安心方可樂學。
第六,明確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必須對接學生內在的精神需要,而不是別人的需要。沒有目標,一切行為都沒有意義。偉大的意志只為偉大的目標而產生。
第七,學習興趣,興趣是大腦興奮點的重復。學習過程需要興奮點,而興奮點來自課堂情境,更來自精神與心理滿足。
第八,父母良好的精神撫養是戰勝厭學的利器,父母的高品質陪伴是戰勝厭學堅強的后盾!
初二孩子厭學的原因:
原因一:孩子面對的學習課題變了。孩子在小學成績還好,上了初中就逐漸差了。是因為小學的知識內容,不用太費勁成績就可以差不多,而到了初中,學習導向變成邏輯思維性質,這就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學習,不是只靠“背”就能解決的了。
原因二: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壓力。當沒有獲得老師和家長的幫助時,會逐漸的灰心喪氣。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比如玩,吃好吃的,這是人的正常選擇。當在一個地方獲得不了價值感和歸屬感時,他會選擇換個方向試試。只是孩子還小,他選的方向有問題。
原因三: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同齡人的陪伴。他要在朋友、同學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當這些缺失的時候,每天無精打采也是正常表現。因為他旺盛的荷爾蒙,無處宣泄啊。
原因四:家長可能還在用老方法教育孩子。上小學的孩子,需要家長保姆式的事無巨細的照料,但是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尤其是初中階段以后,他需要的是一個教練。方法用錯了,越管孩子,他的叛逆越嚴重。
原因五: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個性需求。這是他走向獨立生活的開始,也是鍛煉自立能力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