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尤其是初三的孩子,面臨中考的壓力,有些孩子自我壓力過大,沒有及時的排解,就會出現厭學情緒,這個時期家長的引導和關心特別重要。
初三厭學了怎么辦?
一、尋找學習的樂趣
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沒有興趣,那么他們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一旦學生感受到學習無趣,他們就很容易陷入厭學情緒中。因此,我們需要讓學生尋找到學習的樂趣。比如說,老師可以用有趣的案例或是有趣的方式來講解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二、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有的孩子學習比較懶惰,放學了一定要先去玩游戲或者看電視,等到晚上睡前才著急寫作業,因為時間緊,心情焦慮,寫作業的時候就煩躁,就會產生不愛學習的情況,家長應該讓孩子每天回家先做作業,做完作業再玩游戲、看課外書。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很重要。
三、調整心態,控制學習壓力
有時候,學生之所以出現厭學情緒,是因為他們無法承受太大的學習壓力。這是需要通過調整心態和控制學習壓力來緩解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學生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休息和放松活動,比如說聽音樂、做運動等等。此外,學生也需要適當減輕自己的學習負擔,避免給自己過大的壓力。
四、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意的進行指責,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幼小心靈,更可能會影響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建議在生活中應多找尋一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對孩子進行語言鼓勵。
家長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得到更多的精神支持。有些家長可能不善言辭,不愛表達;也可能不會做思想工作。這也沒關系,多陪陪孩子,這應該都能做到吧!所以,這個時候無論工作多忙,只要孩子在家時就盡量多陪陪孩子,一起吃飯、散步、聊聊天,即便不說學習的事,對孩子來說都能感受到父母是和自己并肩作戰的。畢竟對初中學生來說,中考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生路口。
初三厭學了的原因:
1、升入初三,繁重的學習壓力肯定會對孩子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若沒有及時緩解壓力,就會引發厭學的情緒。
2、對學習沒有動力,盡管成績還可以,但一直再被家長老師推著走,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么。
3、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跟不上學習進度,成績不理想,無法獲得成就感,產生厭學情緒。如此循環往復惡性循環。
4、自制力差,受到外界因素(影視劇、電子游戲、小說等)的影響,對學習上心,沒有學習的興趣。
5、抗壓能力弱,無法平衡壓力與情緒,容易造成抑郁,進而出現厭學。
初三厭學的表現:
1、學業負擔過重導致厭學?,F在的初中生們的額學習壓力不亞于高中生,初三不努力就考不上好的高中相信是很多初三學生的一個概念?,F在,有些初中的教學方式依然是“滿堂灌”“題海戰”,學生們普遍感覺學習任務重、心理壓力大、及久而之就會出現厭學的現象。
2、信心不足,自暴自棄。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而產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壓力,如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們的恥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一談起學習就心煩意亂、苦悶、焦躁、頭痛,一進教室就情緒低落,對考試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3、意志薄弱,克服困難毅力差。他們有過強的依賴心理,學習上不愿意獨立思考,一旦失去輔導成績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難題,就叫苦不迭,整天沒精打采,灰心喪氣,意志消沉,悲觀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