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娛樂性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玩具,如果孩子不是對什么特別感興趣的話,極可能被手機引誘,從而沉迷手機。所以,作為孩子家長,想不讓孩子沉迷手機,就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學習一些特長,既可以豐富業余生活,還可以轉移對手機的注意力。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并且對孩子和家長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這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家長怎么去引導孩子了。
13歲的孩子沉迷于手機怎么辦?
1、耐心溝通,交心交友
面對孩子對手機的過度沉迷,家長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可不由分說怒吼責罵,甚至在沖動之下動手打孩子,這樣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抵觸心理。家長應該耐心的和孩子交談,必要時可以融入其中,適當跟隨孩子瀏覽手機中的內容,玩游戲,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在營造的良好氛圍中借機教育孩子。
2、家長要和孩子共同制定規則
比如,規定每次使用不能超過半個小時,每天只能使用兩次,我們也可以設定固定的使用手機的時間點,可以規定按時歸還,下一次可以繼續使用,如果沒有按時歸還,下次就不能夠使用或者減少使用的時間,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和孩子共同協商,最終確定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規則,并且一定要按照規則來做,任何人都不能夠違反制定的原則,這樣慢慢的孩子就可以習慣于遵守規則!比起單純的命令孩子,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對他們的愛,信任與尊重的基礎上的。
3、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與業余愛好
學習是苦的,尤其在學業繁重和某學科總不進步的情況下,容易失去信心與興趣,所以,家長要經常觀察與關心孩子的情況,發現上述問題,首先自己不急不躁,不罵不斥,要降低心理目標,先安撫,后幫助,列出存在的問題,然后與老師一起,逐個解決,不能一口吃個餅,每解決一個問題,都要高調給予肯定、獎勵和宣傳,增強其成就感與信心;同時,根據孩子的愛好,可學習聲樂、器樂、球類、棋牌、體能等方面的某一項,用健康的興趣愛好抵御沉迷的游戲。
4、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多給孩子尋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做,讓他的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比如培養興趣愛好,舞蹈,畫畫,音樂,打籃球,踢足球等等。孩子在這些活動中,不僅學到了東西,也交到了朋友,在獲得更多的樂趣的同時,他們自然就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沉迷于手機了。
13歲的孩子沉迷于手機的原因:
1、社交需求
有些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弱,身邊缺少知心朋友,想加入某個群體卻因為某些因素而無法融入。而他們到了一定的年齡會產生非常強烈的交往動機,渴望友誼。在手機中,他們以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聊天。在手機中,他們的社交需求得到滿足。而且,有些孩子會因此結識到了真正的朋友。這樣的經歷讓他們更加依賴手機。
2、逃避真實生活
現實生活中所能遇見的人和事可能都不是孩子想要交流的對象,例如老師、同學等,沒有共同語言的被動交流,每一秒都像是在監獄中煎熬,孩子只想要逃跑。無論是通過手機聊天還是通過手機游戲、視頻等,這些活動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孩子自己手里。
3、目標缺失
宅家刷手機的孩子比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長期甚至短期目標的喪失,但有可能孩子依舊對自己有高要求和高期待,一邊是對自己的高要求,一邊是沒有目標難以行動,這樣的情況導致孩子內心沖突。